苔海绵Tedania sp.中几种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1-2-22苔海绵Tedania sp.中几种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
张立新 梁晓艳 李金花
(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)
海洋无脊椎动物海绵属于海绵动物门,体内往往含有很多结构罕见的、具有抗癌或抗病毒等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,已从海绵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萜类、生物碱、甾醇、肽类、大环内酯等等。但有关中国青岛附近海域海绵中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很少,从中分离得到过核苷类化合物。本研究工作对采自中国青岛附近海域的苔海绵Tedania sp.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,曾经报道过乙酸乙酯相中6种纯净化合物的提纯和鉴定结果,本文是对正丁醇相中三种纯净化合物的研究报道。
将采集的新鲜海绵样品除去表面泥沙、混杂的杂物及附着的石块,切碎,用三倍体积95% 的工业甲醇室温浸泡提取5次 ,合并提取液,减压浓缩制得浸膏,将所得浸膏悬浮于蒸馏水中,分别用石油醚、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,得到正丁醇部分。将正丁醇部分上硅胶柱进行分离,依次以石油醚、石油醚:丙酮(1:1/V:V)、丙酮梯度洗脱,共得到12(A-N)个洗脱部分。对其中的E-L部分进行反复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-2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三个纯净化合物,经1H-NMR、
化合物1,C24H38O4, m/z 390, 77, 51, 39;IR 1600,1581,
化合物2, 1H-NMR(CDCl3) 给出2个甲基质子信号δH 0.89 (3H, t, J = 6.82 Hz,)和δH 0.92 (3H, t, J = 7.46 Hz),δH 1.26-1.44是六个亚甲基重叠的多重峰,与乙基相连的CH的多重峰信号δH 1.68 (1H, m, J = 6.13 Hz),1个与氧原子相连的亚甲基质子信号δH 4.43 (2H, t, J = 5.21 Hz),以及苯环上相同基团的邻位取代形成的AA’BB’系统δH分别为7.53和7.70。
化合物3,1H-NMR(CDCl3) 给出2个甲基质子信号δH 0.89(3H, t, J = 6.82 Hz,)和δH 0.92(3H, t, J = 7.46 Hz),δH 1.27-1.43是9个亚甲基重叠的多重峰,与乙基相连的CH的多重峰信号δH 1.68(1H, m, J = 6.13 Hz),1个与氧原子相连的亚甲基质子信号δH 4.42 (2H, t, J = 5.17),以及苯环上相同基团的邻位取代形成的AA’BB’系统δH分别为7.53和7.71。
(参考文献、图、表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