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秀论文

原油中微量金属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

来源:    发布时间:2011-2-16

原油中微量金属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

质谱检测及聚类分析

李景喜  陈发荣  杨春茹  崔维刚      王小如

(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)

 

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(ICP-AES) [12-13]等。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,有的方法样品前处理复杂,需萃取、浓缩富集或抑制干扰;有的方法费时费力,且仪器的灵敏度或检出限达不到要求等[14-15]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具有易于进行多元素分析、线性范围宽、检出限低、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[16-17],因此ICP-MS可以作为原油中微量元素强有力检测手段之一。

本文采用有机溶剂(CH2Cl2)溶解原油样品,使得原油中各个组分分散均匀,以HNO3-H2O2为消解体系,利用微波消解法进行原油样品消解,优化ICP-MS系统并对样品进行检测。实验中测定了我国渤海区域及国外不同原油样品中的微量金属元素,并以w(Ni)/w(V)w(Fe)/w(V)比值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。

1实验部分

1.1仪器及工作条件

ICP-MS7500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(美国Agilent公司):利用调谐液调谐ICP-MS各项指标,使仪器灵敏度、氧化物、双电荷、分辨率等各项指标达到测定要求。仪器RF功率 1350 W采样深度6.80 mm采样锥(Ni)孔径1.00 mm截取锥(Ni)孔径0.80 mm等离子体气流速16.0 L/min辅助气流速1.00 L/min载气流速1.12 L/min样品提升速率1.00 mL/min,定量分析模式,单位质量数采集点数为3,驻留时间30 ms,数据采集重复次数3次,积分时间0.1s

1.2样品处理

准确称量0.2015 g原油样品于聚四氟乙烯密闭消解罐中,采用0.5 mL CH2Cl2溶解分散油样后,加入6 mLHNO3-2 mL H2O2消解试剂,在密闭微波消解系统内依据表1程序消解,冷却后超纯水定容至30.0 g,待测。

利用ICP-MS测定原油消解溶液,选用6Li45Sc72Ge89Y115In159Tb209Bi作为内标补偿基体效应,并选择适当的待测元素同位素克服质谱干扰。

2 结果与讨论

2.1消解方法的选择

传统的原油样品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干法灰化法和湿法灰化法[15],这些方法都存在操作复杂、时间冗长、污染环境及样品损失大等不足之处。本实验根据原油各组分分散性能的差异,采用CH2Cl2进行油样品预处理,溶解原油中饱和烷烃、芳香烃、胶质及沥青,使得原油样品分散均匀,充分与消解试剂(浓HNO3-H2O2)接触,提高氧化效率,同时用美国CEM微波消解系统,基于微波辐射引起的内加热和吸收极化作用,达到较高的温度和压力,加快消解速率。结果发现,该法消解原油样品检测结果重现性较好,并减少氧化剂的用量;而且在密闭状态下消解彻底,不易对环境产生污染,

2.2 方法检出限及线性范围

10次空白样品的测定结果和测定10 µg/L各元素标准溶液的测定结果,按照公式(1)计算检出限(LD),大部分元素检出限较低,达到ng/L级。

2.3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

 采用10 mg/L50 mg/L多元素标准油样品,通过1.3节样品消解方法进行处理,与系列标准溶液相同条件下测定(n=3),由3结果可见,方法准确度较高,误差较小,相对误差RE≤10%,精密度较好,相对标准偏差(RSD≤5.0%

2.4 原油样品中金属元素测定

实验收集了南海涠洲岛渤中、渤西、旅大、绥中等油田国内原油样品,以及刚果、科威特、安哥拉(1)KISSANJE安哥拉(2)GIRASSOL(吉拉索)、沙特阿拉伯等10多种外国原油样品,分别测定各原油中的金属元素,检测结果见表4和表5。原油样品中NiVFeZn的含量较高,国外原油中V的含量明显高于国内原油中V的含量。从国外原油样品检测结果中发现,不同油样中MnAsAg元素含量变化较大;其他元素在原油中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别,但结果不是很明显,主要是由于不同原油中金属的浓度与特殊的环境条件、油的演化阶段及原油的生油母质等因素有关,导致原油中金属的种类和含量不同。

(参考文献、图、表略)

 

学会奖项